某蠢陋褊迫1,不知所向。在京师时,自以备数2有司,而阁下方断国论3,故非公事未尝敢以先人之故私请左右,修子侄之礼。及以罪逆扶丧归葬,阁下方以医药自辅4,哀疚迷谬,阙于赴告5。凡此皆宜得疏绝之罪也。
然阁下拊循顾待6,既久而加亲,追赐手笔,哀怜备厚。当是时,某方累然7在丧服之中,无以冀于全存8,故不能有所献,以谢恩礼之厚。今既除丧,可以叙感矣,然所能致于左右者,不过如此。盖拳拳之心,书不能言,实冀宽大仁明有以容而亮之而已。
伏惟阁下以正直相天下,翊尧戴舜9,功不世有,辞宠去寄10,而退托一州,所以承下风而望余泽11,非特门墙小人而已12。伏惟为国自重,幸甚。
1蠢陋褊迫:笨拙偏颇。
2备数:充数。
3方断国论:正充任高位。
4以医药自辅:生病。
5哀疚迷谬,阙于赴告:哀痛内疚糊涂不知,而没有前去慰问。
6拊循顾待:安抚照顾。
7累然:哀痛疲惫的样子。
8冀于全存:希望活下去。
9翊尧戴舜:辅助尧舜一样的君主。
10功不世有,辞宠去寄:建不世之功,然后隐身而去。
11承下风而望余泽:受到恩惠的被服。
12非特门墙小人而已:门墙小人,守门的小官吏。
王安石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张枢密其实就是张升,这个张升,是出生于公元九百九十二年,而去世于公元一零七七年,他的字是叫做杲卿,他是韩城,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的人。在大中祥符八年,也就是公元一零一五年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后来做官做到了参知政事和枢密使的地位,甚至还做到了彰信军节度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的高官位置上。最后在宋英宗在位的时候因为年老,以太子太师致仕,告老还乡。最后朝廷赠他为司徒兼侍中,并且在他去世后给的赠的谥号是叫做康节。现在我们来看王安石这篇文章的一些相关背景,在王安石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和知制诰期间,张升正处宰辅之位。但除公事外,王安石从未以私人交情造访过他。母亲在京城谢世时,张升正生病服药,王安石不仅没去探望,而且也没有向他告丧。作为晚辈,这当然都是短情失礼的行为。张枢密不但不责怪安石,疏远王家,反而抚慰照顾,比以前更加亲密,“追赐手笔,哀怜备厚”,表现出了宽厚仁慈的长者胸怀和正直诚恳的优良品德。王安石自己也是正直之士,他不修子侄之礼,不跟宰相拉私人关系,正是他正直品质的表现。张枢密能理解他,不认为有疏绝之罪,而倍加顾怜,使王安石感到他是君子、是知己,所以信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张升的由衷崇敬和感谢。“拳拳之心,书不能言”,这感叹,包涵着作者多么深挚的感激之情和深切的眷念之意!情之至处,语言为之无力,一封短短的书信又岂能表达王安石的心情呢?所以只能用不言言之,不了了之。信从自己的疏绝之过写起,不单是为了回忆往昔的交情,更重要的还是拿自己的失礼反衬张枢密的慈爱亲切、正直宽容。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