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诗歌流云 > 古诗风韵 >

答司马谏议书

时间:  2025-08-24   阅读:    作者: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1故也,虽欲强聒2,终必不蒙见察3,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4,于反复不宜卤莽5,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6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7、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8,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盖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9,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10,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所操之术多异:观点有很多不同。

  2强聒:勉强说出来。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3终必不蒙见察:终究不能得到您的同意。

  4视遇厚:给了很大的帮助。

  5于反复不宜卤莽:在改变政策上不能鲁莽行事。

  6习于苟且:习惯于苟且度日。

  7不恤国事:恤,忧心。

  8胥怨者民也:百姓抱怨。

  9膏泽斯民:为百姓造福。

  10不事事:不做什么事。

  王安石这一篇文章所谈到的还是变法的问题,这是他回答司马光的信,主要是针对司马光对他的责问而发的。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对自己的变法是很充满了信心的,是很有底气的。我们其实对司马光是比较熟悉的,他是陕州夏县涑水乡,也就是现在山西省运城地区夏县这个地方的人,他可以说也是北宋的一代名臣。所以我们看,北宋主要采取的是崇文抑武的政治策略,这一方面导致国家在军事上老提不上去,所以总是受外国的欺负,自然就牵扯出很多的问题,特别是供给岁币的财政问题,而另一方面,崇文的策略有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历史名臣,在文学创作上、思想丰富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如果能够一方面崇文,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另一方面又能强军,自然就不怕外国的侵略了,所以其实宋朝这种策略只要稍微调整,就可以说很好、很优秀了。而王安石这篇文章,首先是说到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该草率粗疏,现在则要详细说明一下原因。接着就是拈出司马光来信中指摘他的几个要点,主要包括“侵官”和“生事”,还有“征利”与“拒谏”这样几个方面,然后有的放矢,逐一驳复,表现作者对实行新法抱着极大的信心。那么王安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心?关键在于他自信实行新法的改革,不是以权谋私,自己借机捞一把,而是真心实意地为了兴利除弊、富国强兵。如此,即使偶有失误,总不会走入羊肠鸟道,而必有广衢展现在前。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和策略问题,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