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郑龙回来了,湿淋淋地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言不发。郑龙在那片低地上又重新建起一个低矮的茅屋,他在那儿住了下来。他害怕再回到那个生活过多年的家,见到那些熟悉的面孔,更怕见到晓兰。他经常独自回忆着以往美好的时光,想着想着就笑了起来,但笑着笑着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那种求而不得的失落与痛楚涌上心头,痛彻心扉!
每天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郑龙总是抱着一捆柴和一篓新打的鱼放在那个他生活多年的家门口,然后再迅速离去,生怕被别人看到。就这样过了多年以后郑龙也成家了,娶了一个比自己年长的女人,日子似乎又重燃了希望。生活就这么一天天平淡地过着,枯燥而又乏味。一天,郑龙听说晓兰生了一个胖儿子,这消息让他内心非常矛盾,既高兴,又凄凉。高兴的是晓兰当娘了,然而倍感凄凉的是这胖儿子不是他俩生的。想想自己的境遇郑龙倒吸了一口凉气,老婆接连生了三个孩子都夭亡了,这第四个刚出生几天又奄奄一息。村民们说郑龙冒犯了海神,还有的说他惊扰了钟岛上的亡灵注定无后。郑龙便背着媳妇划船将还未断气的孩子投入到钟岛附近的海流中,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媳妇又生了三个孩子都活了下来。郑龙认为接连生下来的两个男孩是天神和海神所赐,所以大的取名天成,小的取名海成。小女儿生得乖巧可爱就取名叫兰儿,这名字恐怕只有郑龙知道它的含义。家里陆续添了三口人,郑龙虽然高兴,但随之而来的生活负担也使得这个五口之家倍感压力。家里只有郑龙一个成年劳力,媳妇还要哺育未成年的孩子,所有的生活压力都压在郑龙一个人身上。郑龙每天都要拼命干活儿,一个人当几个人使唤,可这样的付出也仅仅只能换来温饱。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大,吃的用的也越来越多,郑龙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正当郑龙筋疲力尽之时,晓兰抱着一个女孩找上门来。郑龙看到晓兰时顿感紧张、手足无措、无言以对。晓兰先开了口:“郑龙哥,我家里又添了一口人吃饭,日子很艰难,我那口子虽然人有点傻,但还有些力气,能不能让他和你搭个伴一起出海捕鱼,还能贴补些家用。”没等郑龙开口,媳妇赶忙搭茬道:“好啊,好啊,我家郑龙出海正好缺个帮手。”郑龙瞪了媳妇一眼,那女人便不吱声了。虽然郑龙不愿意和晓兰家有瓜葛,但是为了两家的生计,他还是答应了。
自那以后,郑龙便和晓兰的丈夫一起出海捕鱼,那男人虽然人傻点,倒也听话,天生又有些蛮力气,收网划船都是把好手。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女人们在家操持家务补网晒鱼,孩子们也都在一起玩耍,两家的关系似乎也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变得亲密无间其乐融融起来。只是郑龙从不主动与晓兰说话,也不正眼看她,但每次傍晚给晓兰家送鱼货时趁人不注意又禁不住偷瞄她几眼。郑龙时常看到晓兰在家里暗自垂泪。是啊,晓兰和他都是不幸的,他们无力摆脱身上的束缚,不晓得晓兰这么多年是怎样熬过来的。家庭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身上,大儿子也像他爹一样十多岁了还不会叫爹娘,口水还如水帘洞一样一年四季不间断地流淌。郑龙亲手溺死了自己的婴孩,对自己也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他这么多年来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女人,这难道是上苍对他当初怯懦的惩罚,小岛上似乎传来了几声悠远的钟鸣……
日子久了两家的境况也逐渐好了起来,虽不宽裕倒也不像过去那样拮据,孩子大了也可以搭把手。闲时他们便在一起玩耍嬉闹,天成和海成都喜欢和傻儿的妹妹海英一起玩,而被冷落的兰儿只好和傻儿一起玩。每次玩“过家家”都是天成海成轮流和海英成亲,而兰儿却每次只能当傻儿的新娘。兰儿虽然有时觉得委屈,但听哥哥说不能娶亲妹妹做新娘也就作罢了,傻儿倒是非常开心,拍手开怀地笑着,口水和鼻涕流的更多了。郑龙见晓兰不像过去那样紧张了,他觉得这样像兄妹一样天天见面也挺好,还时常帮晓兰家劈劈柴、修修屋舍,晓兰也时常帮郑龙和傻丈夫收鱼补网。两人也将往日的情愫深深地埋在心里。
随着时光的推移,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天成很像他父亲,沉稳肯干。海成则是活泼好动,总是无忧无虑,兰儿生得也越来越可爱。只是傻儿变得越来越傻了,幸好女儿海英给了晓兰一丝慰藉,海英很像年轻时候的晓兰。五个孩子总是形影不离,每当父亲们出海,他们便在海滩上翘首企盼,等待父亲们归来。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