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故事大全 > 新编故事 >

渔民说

时间:  2025-08-30   阅读:    作者:  王月鹏

  那年在渤海湾北面打鲐鱼,双船围网,就是两条船一开始绑在一起,发现鱼群以后,两船分开,再合围。我的妈呀,船跑着跑着,就发现鲸鱼群了,满海都是,把整条船都包围了。船上当时还有“鱼眼”。什么叫“鱼眼”?“鱼眼”是个人,他看好海里来鱼群的地方,坐个横杆子上,看哪儿水不一样,就指哪儿,让船围哪儿,网撒哪儿。“鱼眼”还会叫你围领头的鱼,领头鱼进网了,收网,别的就全到网里了。

  那会儿“鱼眼”看水,看到鲸鱼群,我的妈呀,船都被鲸鱼包围了,“鱼眼”就说开网吧,开网吧。老船长的意见相反,他说开什么网,不开,这个网一开,整个网都能被鲸鱼破坏了。老船长一直说不能开,开了网就毁了,这鱼能把网和人连船一起拽进去。那个老船长很稳重,有主意,不听别人的。当时我在船上。船就让鲸鱼包围了,它们朝一个方向走,一起一凹,一起一凹,就这么个姿势。

  这个鲸鱼群很大,应该是跟着黄花鱼过来的。人不开网鱼不怕,这样办,鲸鱼就不伤人、不上船。你开网就不行了,那些鱼一挣扎,船和船上的人就危险了。那些鱼,有大有小,小的能蹦起来,蹦得老高,加起来至少有一百来条吧,围得海里满满的。小的能蹿,大的蹿不起来,只能看见海面露出脊背,是黑色的。有白嘴圈的,白嘴圈的老一点儿。

  再也见不着这样的鱼群了。

  烟台有鱼骨庙,就是用鱼的骨头建的庙,当梁,当柱。在西边,海关附近,就有个鱼骨庙,是用鲸鱼骨头盖的房子。老辈子没听说这附近的海域有鲸鱼搁浅,盖鱼骨庙的鲸骨来自哪里,是一个谜。

  探鱼器

  出海打鱼,想高产,一靠天时,二靠人和,三靠信息。特别是,第一时间获得好的信息,做出判断和选择,这对船长是一个考验,对渔民自个儿也是。信息从哪儿来?以前是靠朋友,大家出海互帮互助,有了信息一起分享,一起琢磨,把信息分析得透透的,才能有更多的渔获。现在主要是依靠探鱼器。探鱼器像小电视机一样大小,能探到海底二三十米是否有鱼。如果有鱼,探鱼器上显示像烟火头大小的“点”,有时候是红色的,有时候是白色的。这红点,就是鱼密压压的聚集地,比如说有一千斤鱼的场。这个白点,就是不怎么有东西,十条八条的鱼吧。道理很简单,鱼多,密度大,“点”就发红。船拖网,是看着探鱼器的“点”来拖的,拖着拖着一看这个“点”没有了,这说明鱼群漏网了,网偏了,就得把船转过来,继续寻找这个“点”。有时候,个别伙计在船上睡着了,没有看到探鱼器中的“点”已经没有了,直接把网拖走,拖走了就是空网,一场空。

  现在船上用的设备,除了探鱼器,还有卫星定位,都是高科技,挺先进的。有了卫星定位,大海上什么都看得见,我还能知道你在海里的具体位置。你领的那个船在哪儿,我领的这个船在哪儿,别看天南海北的,往设备上一扫,全知道了。这个设备是个电子小屏幕,高科技,可厉害了。它能显示一个个小船,上面写了船的编号,还有船主的名字,底下标注方位,比汽车导航的功能还多。

  高科技厉害,可人不能瞎用。

  那年我换了新探鱼器,摸不清里面的门道,一下子打了至少有十万斤鲫鱼,太重了,打不上来,眼见着网要破了,只好把大部分鱼放掉,最后拿上船来只有八千斤。那是2008年的事。出海打鱼,这里面有个“度”,得靠船长把握,渔民也得学些经验。人不能逞能贪心,经验告诉人不能拉多了,很多人从探鱼器看到红点开始拖网,太贪婪了,不舍得停下,一拖再拖,直到拖不动,鱼太多,把网挣烂了,结果一条鱼也没捞到。所以有经验的船老大,遇到了大的鱼群,他不急着撒网,他懂得量力而行,把鱼群放过了大部分,再撒网。如果撒得早了,网到的鱼太多,你拉不上来,还容易把网损坏了,人和船也有危险。出海就是这样,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都为了生活。高科技帮人探到鱼群,但能拉回去多少得有个“度”,这是经验。

  高科技高明,没有经验也不行啊。现在的年轻人出海全靠仪器,离了仪器就不知该怎么办。海上的情况那么复杂,光靠仪器怎么能行?还得有经验,渔民的好多经验都是用命换来的。

4/8页
上一页下一页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