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日志大全 > 经典日志 >

蜜唧

时间:  2025-08-10   阅读:    作者:  朱千华

  蜜唧,你可能没听说过。这是岭南贯穿古今筵席的一道名菜。蜜唧,即吃小老鼠。吃刚生下来的,还未睁眼、还未长毛的小幼鼠。

  最早发明蜜唧者何人?僚人。在古代,自交(今越南河内)至会稽(今绍兴)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其中,就有僚人。这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怪异的民族。明·田汝成《炎徼纪闻》这样介绍僚人:

  僚人,古称天竺,咳首,僬侥,跛踵,穿胸,儋耳,狗轵,旁脊,谓之八蛮。其支而尤异者,则有飞头,凿齿,鼻饮,花面,白衫,赤裩之属。今岭表左右及海外诸国在在有之,而儋耳交趾遂以名郡。

  就是这样一个怪异、令人匪夷所思的民族,发明了一种蜜唧的佳肴。那些远古的僚人,把初生之幼鼠取出。幼鼠还未睁开眼睛,身上亦未长毛,通身红色,蠕蠕而动。然后在它们身上浇以蜜汁。那些吸了蜜汁的幼鼠,在众目睽睽之下,蠕蠕而行。此时用筷夹而啖之,幼鼠在嘴里唧唧有声。此谓蜜唧。

  这种伴以蜂蜜生吃幼鼠的习俗,最早记载于唐人张载:鹭的《朝野佥载》一书。该书卷二记载: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岭南僚民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嗫嗫而行。以筋挟取啖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

  此吃法到明代时,仍在流传。吃法如故。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卷四记载:

  (僚人)其俗各以其党沿袭不一,好依深山积木以居,名曰干栏。以射生为活,杂食虫豸,以鼠子未毳者,啖以厓蜜,嚼之跳跃,唧唧有声,号曰蜜唧,以为珍具。

  又有明邝露在《赤雅》记载:

  蜜唧。取鼠胎未瞬、未毳、通身赤蠕者,淹以蜜房,钉之盘上,嗫嗫而行。夹而啮之,唧然有声。“朝盘见蜜唧,夜枕闻鸺鹋。”子瞻尝云。

  这里提到苏东坡吃蜜唧的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海南昌化军(今儋州市),至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苏东坡在海南生活了三年时间。在这个蝮蛇出没,瘴雾濛晦的孤岛上,苏东坡和他的儿子苏过,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海南自古以来就是南荒之地,非人所居。苏东坡一踏上这块南荒土地,在生活上就被艰难困苦所折磨。先是住官房被逐:

  初至,僦官屋数椽,近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仅不有,置之不足道也。

  东坡被驱逐出官屋后,买了块地皮,盖了一座桄榔庵作为遮风避雨的栖息地。房子是有了。可是,钱却花光了。当时的苏东坡正处于恶劣环境及生活艰辛之中。“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苏东坡在《与侄孙元老》信中说:“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及泉、广海舶绝不至,药物蚱酱等皆无。”在《纵笔三首》中,东坡又写道:“北船不到米如珠”、“儋耳至难得肉食”。

  没有肉吃怎么办?当地百姓向他介绍“熏鼠”、“烧蝙蝠”。当然,还有“蜜唧”。入乡随俗吧。以前一听说蜜唧都要呕吐的苏东坡,在此情况下,也开始尝试吃蜜唧了。苏坡为此赋诗一首,以记其事:

  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

  土人顿顿食署芋,荐以熏鼠烧蝙蝠。

  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

  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

  ——苏东坡《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

  后人常提到苏东坡吃蜜唧,即指此。这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我相信苏东坡若不是因生活困顿,他是不会吃蜜唧的。人饿到那种地步,树皮草根都能吃,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若是生活所迫而吃蜜唧,亦无可厚非。奇怪的是,丰衣足食的年代,吃蜜唧者,层出不穷。时至今日,吃蜜唧的习俗,又有了新发展。蜜唧,如今已改名为三叫,也叫三吱儿。岭南一些高档筵席,都备有此菜。

  我是在一家非常隐蔽的野菜馆里见识这道名菜的。野菜馆,没有野菜。有野生动物。可想而知其档次与实力。想吃什么动物,需要熟人引见,才能预订一席。那天吃了一锅“五龙闹海”(哪五龙我就不说了)。最后,一位小姐端着大盘子,款款而来。盘里有十多只幼鼠,粉嘟嘟的。小姐长得很漂亮,面带微笑介绍这家野菜馆的一道名菜,三叫。她说这是刚生下来的幼鼠,活的,肉极嫩。她很有文化地介绍此菜在历史上叫做蜜唧。说苏东坡是如何如何喜欢吃。

  接着,她介绍此三叫价虽不菲,但属大补之品,男人吃了补肾虚,女人吃了养颜。她说,你们看我漂亮吗,我的秘方,就是天天吃蜜唧。于是,她旁若无人地用筷子夹起一只幼鼠,吱!然后往酱碟里蘸酱,受了酱料的刺激,幼鼠又吱了一声。最后,小姐把蘸了酱的幼鼠送入口中,一咬,吱!第三声。我看见那幼鼠还在她漂亮的嘴唇间蠕动。她的嘴唇鲜红,我分不清是口红还是血。真令我难过。美女连着血腥。有些女人美若天仙,心肠却毒如蛇蝎。想想真是恐怖。

  其实,蜜唧在中国的饮食史上,实在是小菜一碟。活吃动物,在古代笔记中,有许多记载。例如宋·洪迈《夷坚志》卷十六记载:

  驴肠宴。宋人韩缜喜食驴肠,认为那是人间至味。以致吃出瘾来,每次宴客必用此菜。驴肠煮久了,会烂;火候不到,则又嚼不动。韩缜令厨师缚驴于柱,待宴会开始后,方用刀剖开驴腹,活活扯出驴肠,洗净,趁鲜加工。驴身鲜血淋漓,痛得仰天长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七记载:

  烙鹅掌。某富翁喜食鹅掌。先将活鹅洗净。炉上置铁板。将活鹅置铁板上。炉火慢慢升温。鹅掌受热,来回跑不停。一边加火,一边放油盐调料。久之,鹅掌烙熟,大如团扇,剁掌食之,味美绝伦。

  吃活蛇胆。我亲眼所见。活蛇,剖开。取胆,剪破胆皮,胆汁入酒中。当即服下。据说有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

  我认识一位东北作家。电话聊天时,他让我去东北吃活驴片。我问如何吃法。他说很简单,买头驴,缚牢,用快刀切肉,一片一片,勿洗,连着血,火锅,或爆炒,皆可。

  活食动物,在古代,多数人还是很反感的。而且古人相信,那些活吃动物者,都会得怪病暴毙,不得善终。如清朝有一家驴香馆,以活吃驴肉闻名。后来被地方官吏下令禁止,业主被充军;那个吃烙鹅掌的富人,在康熙年间,亦因叛乱之事被俘,打入大牢。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于是吃蜜唧终于有了最令人信服的理由。只是,幼鼠在美女鲜红的柔唇间蠕蠕而动,发出吱吱的声音,那一幕情景,总让我觉得很怪异和别扭。我不是素食主义者。但如此血腥和变态的吃法,我一概予以拒绝。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那一季的莲花开落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