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日志大全 > 经典日志 >

马不停蹄地转行

时间:  2025-09-21   阅读:    作者:  蔡成

  人工智能行业呈指数级发展,欢呼之余,也有哀号。新闻说,最快到2045年,50%的人类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趁早谋划如何转行,而不是坐等饭碗被人工智能抢走,成了许多人当下的焦虑症结。

  读到这类资讯,我会一笑而过。只因转行于我,仿佛轻车熟路。30多年来,我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转行。转行,难免路遇沟壑深涧,却也意味着新的希望等在前方。

  放弃公务员去当打工仔

  1993年6月底,我跨出校园,被分配到宁乡县轻工业局工作。

  我姐代我去报到,顺便帮我申请停薪留职,替我交了一年的停薪留职费,600元。姐姐在电话里提醒我,说铁饭碗不能丢,哪天我在外走投无路,还能回头是岸。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当时的我,已坐着绿皮火车到了深圳。

  深圳当时是经济特区。相比去特区打工,在老家当公务员,光想想就觉得没劲。

  我一出校园就义无反顾地奔向远方,是因为年轻,更是因为心里喷涌着激情和无畏。我的胆气承袭自我的父亲,他也曾热衷于四处闯荡。年轻的我则多了点儿野心,盼着趁早出人头地。

  还有个原因,是那时的我心里憋着一股气,也可以说是一股无名之火。高考时我的成绩超过了重点大学分数线,最后却只被一所中专录取。被命运撞了一下腰,反倒激起了我的斗志。

  上高中时,我在图书馆读到不少时代弄潮儿在特区写下的精彩故事。我做梦都想着自己也能去远方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深圳俩月后,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在《深圳人》杂志上发了篇文章——《一个打工仔的宣言》。30多年过去,我还记得结尾那句当时只觉豪情万丈、而今看到想捂脸的话:“几年后,深圳人会认识一个和鲁迅等身高的打工仔,他的名字叫蔡成。”

  放弃生意去撰稿

  到深圳后,我去深圳市总工会下属的一家文化公司打工。

  这家公司经营数家出租图书杂志的书店。我在其中一家店坐店。早晨上班前,我在店门口摆摊卖报;晚上下班后,在这里摆摊卖书。后来,我承包了其中一家书店,约一年后开始做图书零售,随即进入图书批发行业。

  1999年是中国电子商务元年,所有人都在高呼跨世纪。也是这年,我停掉了图书批发的生意。冥冥之中我仿佛有预感,我居然预见到传统图书零售店,以及旧模式下的书刊批发业即将走向穷途末路。

  2000年,新世纪第一年,也是我奔向特区的第7个年头,我在深圳买了个带小花园的房子。搬进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在花园里种下一株葡萄。父亲来深圳住了些日子,在附近捡了不少竹棍木棒,在花园里搭了个架子,算是给葡萄藤安了家。

  当我坐在葡萄架下喝茶,回想7年前的改行,我觉得自己没走错路。

  是我牛吗?非也。是恰好赶上了好时代,只要胆壮、手勤、脑子活,在深圳这片热土上,谁都能与自己的梦想握手成交。此时的我,对自己下一步朝哪个方向走,心里已有了答案。

  那时我每天读报。报业发展当时正值顶峰。卖得火热的《南方都市报》最鼎盛时,每期竟超过100版;深广两地的随便哪家报纸都有好几版的副刊。读着上面的文章,我的心痒了,手更痒,决定写稿。

  和作家周立波同乡的我,打小就偷摸做着作家梦。打工时和后来做生意,我都零敲碎打地写文章投稿,纯属爱好。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人言“万事开头难”,但我走运。第一次给《南方都市报》写稿,前一天下午投,第二天早上就见报。我一鼓作气继续努力。有段日子,深广两地的报纸副刊上,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我的名字。

  2002年,我彻底告别生意人的身份,转行进入“码字业”。

  越写越来劲。我给自己定任务,每天写2000字,实际码字日逾3000是常事。

  2003年,我成为《读者》的签约作家,随即有出版社找上门来出版了我的作品集,而且卖得不错。于是,我又有了新方向——写书。

  暂歇笔耕去当修车技工

  2006年抵达悉尼时,我身边站着挺着大肚子的妻子。

  在国内我学的是“哑巴英语”,做题、写作文,我还行;听和说,我甚至不如澳大利亚的3岁稚儿。英语水平如此,想找高薪且轻松的工作势必难如登天。好在我能吃苦,只要有活就干,超市、肉店、洗车行……我冲上去,撸起袖子干。

  最初求职的地方都是华人当老板,没啥语言障碍。很快,我专拣不是华人老板也没有华人同事的地方求职——我打的算盘是一边赚薪水,一边与满嘴“英格利希”的同事瞎扯,尽快提高我的英语听力和口语。

  在洗车行学会汽车美容后,我扭头去了卖车行,再转身进了修车行。至此,谋划中的又一次改行终于实现——我早暗下决心去学修车,一则澳大利亚修车技工薪水高,二则在这里修车贵得要命,若一技在身,车坏了,也可以自己动手。

  汽车外壳安装、车漆维修、车体贴膜这三项属不同工种,因不断跳槽偷师,我已样样通。由此,我的时薪也就芝麻开花——节节高。

  澳大利亚的汽修行业一直缺技工,每到一家新公司没干几个月,老板多半会找我谈心,先说涨薪,再说要我帮公司招人,指定要招中国人。

  那时有则新闻,说一名工人在工作日累计6小时待在厕所里,老板愤而辞退了这位“大爷”。没想这人请律师控告老板,索赔数十万澳元。律师能说会道,“大爷”竟然赢了官司,老板只能赔钱了事。

  跟此类时刻惦记着揩老板的油的当地员工比,99%的中国人在国外都是“优秀员工”。

  入行修车后,我很快尝到甜头。

  2006年落地悉尼时,我们租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单间。2009年,当地政府资助购房者购房首付,我们趁机买了套联排别墅。2015年,薪金翻倍,我们换了套占地700多平方米的两层独立别墅。2021年,我入职澳大利亚的一家上市公司,薪水再上新台阶,又换了套三层五卧的独立别墅。

  搬新家后,三个女儿争抢着分卧室。我止住孩子们的打闹不休,忆苦思甜道:“想当年,我和你妈住的是不到10平方米的单间……”

  假若有人问我是否还会转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已明确方向——退休后,用退休金买个小农场,投身园艺耕种。

  园艺活动不仅能锻炼体魄,还能活跃脑神经;侍弄绿植能有效缓解内心压力,稳定血压;多彩的花草能调节情绪,让人内心愉悦;收获成熟瓜果,能让人获得很大的成就感、满足感……

  好处太多了!实际上我已开始演练,在别墅的花园里开垦出一片菜园,种花养草,提前体验未来转行后的田园生活。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