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精美散文 > 抒情散文 >

夜阑听江临

时间:  2025-08-30   阅读:    作者:   刘思亮

  我走过临江大桥,从江岸跨过,寒冷的江水除了以透上来的寒气侵袭我,我似乎也无所畏惧。可千年前可曾有桥,扶余,高句丽如何横江?是撑船,是行舟,从一岸破开冰冷的江水,去抵达另一个岸。

  江水不冻,在寒意中藏着隐痛。

  吉林,东北少有的山水之城,也是满族的主要发祥地。吉林,也称吉林乌拉。吉林,由满译汉乃“边”“沿”之意;乌拉,在满语中谓江,吉林乌拉,也就是沿江之城的意思。这一座北国江城,由从长白山褶皱里流淌了千万年的江水孕育,江水从只有鸟兽的时候就开始了川流不息,流淌了不知多少年。可能是倦了,就在长白山至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缓了下来,放下了一些粗犷,从渔猎文明出现之后,便多了几分柔情,将吉林城养成了一块温润碧玉,养在了白山松水之间。松花江,在大自然的灵韵造化下,拐着反“S”形穿吉林城而过,有诗云,四面青山三面水,一眼便是半城江。吉林,就挨着松花江,伴随波涛走过了千年。

  在没去过吉林市之前,只觉那是雾凇在松花江畔开出琼花玉树的仙境,是松花江穿城而过,江畔长堤的花木,在初升的冬阳下,开出的白菊银花的纯净世界。地上铺出漫及所见的雪色地毯,衬托树上纯洁的雾凇更加的素裹明亮。走至松花江畔,沿江无目的地走,在江雾上溯源,一梦似幻。要说有人在隆冬的时候来吉林市,绝对是有意的。

  一江穿城过,将生机带到这里。江边在夜间腾起的雾,那可是千年前重新活过来的江水?还是百年前浮上来的魂灵?东北相较于中原大地,时至公元前2世纪才告别石器时代,有冶炼的奴隶制国家扶余从白山松水中创造出文明的符号,扶余的都城就是今日的吉林。吉林点亮了东北文化的篝火,历史的一页从此掀开。

  松花江水,不息地流淌,江水的存在使得吉林不会苍茫。松花江,没有生命,好像又是有着生命,带走了过去,也带来了现在,带来了屈辱,也在波涛汹涌中给我们以时间的警示,指引我们的路,走向未来。这一段江水,在1937年因为一纸《丰满发电所计划书》,在距离主城区15公里左右,开辟出了一个湖。在1942年,丰满电站大坝合龙之后,将拦腰截断的滔滔江水汇聚于此,使水位升至70余米,覆盖了自丰满向上至桦甸之间的浩大空间,形成了曾经面积最大的人工湖,500平方公里的松花湖。

  湖明景美,下游一段江流经年不冻也成北国冬天的一个反常。在朔风寒意里,不冻的江流蒸腾上的水汽,与江畔的依依杨柳共舞,相依之下“舞”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最为绵延的雾凇奇观。吉林,也戴上了雾凇之都的王冠。或许,抛开历史不言,单是一个应时的雾凇,就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列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此景此物,确实值得赞叹。但是,在美的身后,或许说,在这一条江不冻的身后,是一个不可忘却的昨天。

  我是为了这一条江水而来,然后不经意间走进北国江城的历史。这漫江展现的雾凇奇景,与当初百姓的血与泪扯不开关系。松花湖因修建水电站而起,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中国劳工开始修建电站,他们的血滴在上世纪松花江落泪的年代。抚摸在江岸柳枝垂下的枯枝上,枯枝遍布嶙峋的历史,不断往前抚摸,抚摸到关键的节点,历史的深处令人深思。有些过去,不能忘记,更加不想让其发生。可是那些存在过了的,是斩钉截铁不可争辩的史实,那不堪回首的岁月,也不可因为时间的走远而消磨掉本应有的历史厚度,遗忘在昨天。

  这座城,不止雾凇。这条江,不止水流。那些寒冷彻骨的悲怆历史,那些为民族兴衰奋斗的英雄,是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但那些历史早已深深刻在了血脉中,代代相传。

  返程回哈尔滨时,见到了吉林的立体城标,一位松花江边伫立不倒的摇橹人,他的桨奋楫在历史的岁月,也在而今的洪流中。

2/2页
上一页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