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和浩特下了飞机之后,张小丽直接在机场转车去了鄂尔多斯。到了鄂尔多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张小丽有些疲惫,但她顾不上休息,在酒店里放下行李,就直接打车去了鄂尔多斯第二中学。到了学校门口,她突然有些茫然。正是学生下课时间,人来人往,到处都是学生。张小丽想找个学生问一问,突然又想到,现在的学生怎么会知道文凯莉。正在张望的时候,她看到有个中年女人出来了。看样子,她应该是老师。老师应该知道文凯莉吧。于是张小丽上前叫住了她。中年女人看了看她,问她有什么事。张小丽说,请问您认识一个叫文凯莉的学生吗?中年女人摇了摇头,反问她,她是几年级啊?哪个班的?张小丽说,她早就毕业了,是二中毕业的。中年女人又摇了摇头。张小丽突然想起“偶尔多事”的话,赶紧改口道,对了,她叫李芳,应该毕业有二十年左右了。中年女人再次摇了摇头,不认识,那个时候我还没来呢。
张小丽一连问了几个老师,都说不知道李芳这个人。她有些丧气,莫非这个“偶尔多事”是骗我的?是的,这个“偶尔多事”可能压根儿就是胡说八道。我真是荒唐,凭他一句话就跑这么远的地方来。她决定找他问个明白,至少也要骂他一顿。她看了看手机,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时间不早了,她决定先回酒店休息。她躺在床上,有些累,脑子里还在胡思乱想。想了一会儿,她打开手机,在小红书上给“偶尔多事”发消息:你为什么要骗我?鄂尔多斯二中根本没人知道文凯莉。过了一会儿“,偶尔多事”回复了:你到二中来了?张小丽说,是的。“偶尔多事”说,你还真有决心。李芳已经毕业二十一年了,那里的老师已经换了几茬了,怎么会认识她?张小丽说,那你说怎么找到她。过了半天,“偶尔多事”才回了一条消息:你找一个叫曹苹的退休老师,她是她当年的班主任,现在就在康巴什区的锦绣山河小区。张小丽又追问他,你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对她这么了解。“偶尔多事”没有再理她。张小丽想了想,既然来了,现在也只能按照这个“偶尔多事”说的,去找找曹苹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张小丽打了辆车。她问司机,知不知道这个康巴什区的锦绣山河小区。司机说,知道,不远。三四十分钟就可以到。司机看上去是个很健谈的人。他说看张小丽像是外地来的,问张小丽是不是来看草原的。张小丽说,先办点事,有时间再去看草原。司机说,看草原可以去锡林格勒,也可以去呼伦贝尔,呼伦贝尔最好要去海拉尔。张小丽说,鄂尔多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司机说,你来之前没有了解过鄂尔多斯吗?张小丽摇了摇头,之前我只知道鄂尔多斯羊绒衫,还有,鬼城。司机笑了起来,鄂尔多斯前些年盖了很多房子,但是这里经济太落后了,谁来买啊。有出息的都到外地混去了。张小丽想起文凯莉,她应该也是这些有出息的人中的一个吧。
说话间,车子就到了锦绣山河小区。张小丽到小区门口打听有没有一个叫曹苹的住户。保安看了她一眼说,你是说曹老师啊,有,是位老太太。你要找她吗?张小丽点了点头,保安让她登记一下,然后让她进门往右走,第二栋一单元203就是。没想到这么顺利。
开门的是个老太太,头发已经花白,满脸都是皱纹,看上去应该有七十岁了。老太太说,你找谁啊。张小丽说,请问您是曹老师吗?老太太点了点头,问她是谁,有什么事。张小丽刚刚在路上已经想好了说辞,于是就说,我是李芳的大学同学,请问您还记得李芳吗?老太太看上去很警惕,问她找李芳有什么事。张小丽说,我读书的时候找李芳借过钱,想还给她,一直没机会还。等到有机会还给她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她了。老太太这才把张小丽让进屋,让她进屋说话。张小丽看了一下屋里,陈设比较简单,普通的餐桌,老旧的沙发。她想起文凯莉。她在视频里看过文凯莉家的房子,海滩、草坪、橄榄树和棕榈树,独栋别墅,屋里看上去很大,有三四层。屋外两排浓密的树木就像站岗的士兵,两排树木中间,是一条林荫道。张小丽叹了一口气。
张小丽说,曹老师,您知道李芳现在在哪里吗?
曹苹摇了摇头,我有十几年没有见到她了。最后一次见她,是受她父母的委托去找她。
张小丽说,受她父母委托?是怎么回事啊?我对她家里一点儿也不了解,她从来没有说过。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