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短篇小说 > 谈笑古今 >

1976年的豆瓣和鸭脚

时间:  2025-08-03   阅读:    作者:  柳恋春

  我曾经见过社员们打赌吃面条。大队的七大汉是全公社、全大队公认的全劳力。每天挣的工分是11分。个子有一米八以上,体重在170斤。很多人想不通,人人都饿得面黄肌瘦,七大汉居然长了一个高个子。当然,个子高用力多,饭量就大得惊人,每天出工,刚到半上午,七大汉就喊饿了。全劳力的工分是10分,七大汉居然每天是11分,当然,对于七大汉多挣的一分工分,没有人有意见。重体力活路,比如,抬石头修渠、担稻谷交公粮,二百来斤的担子,其他全劳力看着都心惊肉跳,在他七大汉眼里,跟玩似的,唱着歌儿都完成了,真是不服不行。

  不知道怎么的,有一天队里打谷,突然就说到了吃上,王登科自言自语,说,面条可能吃一斤没有问题。此时,大家站在稻田里,打稻谷、收稻谷、运稻谷、晒稻谷是最累的活路,早已经饥肠辘辘了,说到吃,就更加饿了。七大汉立即反驳:“吃两斤都没有问题!”王登科在心里掂量了一下,七大汉吹牛过头了。很多家庭都试过,一斤面条煮出来,可以够两个人吃,你七大汉再狠,一个人勉强吃一斤半,大家还是相信的。

  王登科犟劲上来了。立时,开始了争吵。社员们在心里反反复复掂量,有的还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比画着肚子的大小和容量,慢慢得出结论,王登科会占上风。吵来吵去没有结果,队长罗凯说:“还争吵个卵,中午就搞一下,是骡子是马见见就晓得了!”

  本来,在打谷的时候,由于劳动强度大、抢时间,各生产队安排了统一的甑子干饭做午餐。以前队长罗凯一声令下,都奔甑子去舀饭,哪怕是疲惫不堪,仍然健步如飞。但是,这天中午,大家吃饭或者叫抢饭的激情不高了,都把打赌吃面当成了百年不遇的喜事,重视程度竞远超那份甑子干饭。

  在大家的商议和见证下,规矩是这样制定的:面条先由队里垫着,用5斤稻谷在我家先换两斤面条。如果七大汉能够吃完两斤面条,算王登科输,用面条去换的5斤稻谷,就在王登科家的应分口粮里扣除。如果七大汉输了,就输一天的工分给王登科。当然,如果按实际标准,11个工分是值不了两斤面条的,由于王登科自感胜券在握,所以,很干脆地答应了。

  在30多人的见证下,开始了赌吃面条。由于煮面条没有任何佐料,七大汉提出了一个额外要求,那就是需要我家的小半碗大头菜,对于这个要求,队长罗凯出面,我爸爸妈妈欣然相送。水在锅里沸腾,周围站满了社员。大家还推来搡去地打趣,猜测着输赢,气氛很是融洽。只有七大汉和王登科两个人的心在紧张。七大汉便去了一趟厕所,一身轻松地开始了煮面:他先把大头菜倒进锅里,再把两斤面条煮下锅,立时,香气扑鼻,引得大家肚子咕咕叫。

  七大汉把煮好的面条倒在一个脸盆里,就埋头开始狼吞虎咽,声音“呼哧呼哧”像拉风匣。一会儿,就下去了一大半。他故作轻松的样子,站起来,拍拍自己的肚子,很是自得地说:“争气!”面对众人,七大汉还故意把我家的大头菜嚼得“嘎嘣嘎嘣”响,大家闻着香气,跟着流口水,还没有忘记呼喊助威,七大汉在欢呼声中吃得越发起劲。王登科的侥幸心理在逐渐消失,脸也随之慢慢变色。七大汉吃完了,连续打了几个香喷喷的饱嗝。

  “吃完了?”有不相信的就挤进来看,拿着脸盆看,盆里干干净净,连汤都没有剩一口。

  七大汉拍拍圆滚滚的肚子:“再有2两就好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都说,七大汉这身体,能吃能睡,壮如牛,活一百岁都没有一点问题!这个下午,生产队就热闹了。七大汉在田里和晒场走了一个下午,专门找重活路干,还去了三趟厕所,不时有饱嗝声音响彻一路。王登科两口子早已经打得四季花开,老婆先是哭,二斤面条,心尖尖都痛麻木了,继而,就开始抓王登科的脸,王登科自知理亏,没敢还手,就开始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地跑,老婆提着菜刀狠命地追!

  队长罗凯望着天:“这都啥鸡巴事啊?”

  不管怎么说,从此,七大汉就成了全大队的能人。比吃,第一;比挑重担,第一;比抬石头,第一……全劳力个个服气。在我们这些十来岁孩子的心中,七大汉就是英雄,就是人物,形象超过了解放军。他既让人敬,更让人害怕。有些小孩子不听话,大人就会说:“信不信,老子喊七大汉来收拾你!”孩子一下就老老实实了。

2/7页
上一页下一页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