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家贫,以进士从乡举1,有能赋名。初进于有司,辄连黜。久之乃得官。官不自驰骋2,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还其孥3。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予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渥死,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渥得官时,兄已老,不可与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4,掇其余以归5,买田百亩居其兄,复去而之官6,则心安焉。渥既死,兄无子,数7使人至麻城抚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犹不已8,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无愧矣9。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10,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与人真有恩者也。
予观古今豪杰士传,论人行义,不列于史者11,往往务摭奇以动俗,亦或事高而不可为继12,或伸一人之善而诬天下以不及13,虽归之辅教警世,然考之《中庸》或过矣。如渥之所存,盖人之所易到,故载之云。
1以进士从乡举:进士,有才学,可以进授爵禄的人。
2不自驰骋:不能自己主事。
3孥:儿女。
4量口用俸:根据家中人口衣食所需,节约使用俸禄。
5掇其余以归:拿着剩余的回家。
6复去而之官:然后回到官衙。
7数:多次。
8其经营之犹不已:继续耕种。
9渥兄弟如此无愧矣:洪渥兄弟之间如此对待对方,可以无愧了。
10若不可任以事:像不能做什么事情。
11不列于史者:不被史书记载的。
12事高而不可为继:高节而后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13诬天下以不及:以不能做到而掩盖全天下的人。
曾巩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片传记,我们知道这个传记,它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中,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形式。我们知道传记主要是用来记录一个人物的生平一些比较重要的或者能突出这个人的独特之处的事迹,无论事件的大、小斗可以,一般是依照一些书面的或者是口述的回忆和调查这些相关的资料,然后再根据要求对这些资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和描写,并且再加以说明,这样就写成了一篇传记。我们知道传记和历史的关系实际上也是非常密切的,甚至于对于一些写作年代比较久远的传记,我们一般都就直接把它们当做史料来研究。一般来说是他人记述,但也有一些是自己来记述的,这样的传记就被称为“自传”。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中,这个传记一般包括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和以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为主的文学性传记这两扬中情况,前者主要是依据史实,而后者一般会参杂作者自己的虚构和情感这样一些文学性的东西,所以前者的历史性较强,而后者的文学性较强。而曾巩这篇文章,却并没有在开头详细记述洪渥的家世,具体描绘其外貌特征,而只抓住其三点,那就是它的性格和遭遇,还有他的贫穷。通过简单的描写,洪渥那生性心底厚道、温和纯朴而不善交际的性格已经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写其一生遭遇,从应举开始,老考不中,最后卒于微职,设语紧凑,层层递进,将洪渥蹭蹬坎坷的一生一气写尽,令读者充满了同情之心。写其贫穷只用“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还其孥”一语概括,其一生穷困潦倒之状已足以令人为之泪下。这些构成了洪渥的整个形象,但又不是相互孤立的,其遭遇的坎坷与终生的贫穷,与其性格密切相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