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故事大全 > 新编故事 >

曾国荃破城与张汶祥刺马

时间:  2025-08-02   阅读:    作者:  馨文居

  虽然心中暗喜,但曾国藩还是表现出磨磨蹭蹭的样子,借此拖延办案时间。从调离直隶到正式上任江宁,竟然耗费了将近3个月时间。到任后,曾国藩借口老眼昏花、精力不济,对刺马案不闻不问。刺马案似乎就这么拖下去了。

  见曾国藩迟迟不办案,慈禧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亲临江宁着办此案,务必要查出幕后指使。

  郑敦谨是个急性子,到江宁后马上开始处理此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对于此案,曾国藩从来不发表意见,而此前主办此案的几位大臣也不发一言,均用看笑话的眼神看着他。

  几天下来,郑敦谨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这个案子最好的结果就是承认此案系张汶祥私仇所致,没有任何人主使,不然永远结不了案。曾国藩可能并不是这件案子的主谋,但他一定知道这件事是谁干的,最好的结果就是让这件案子不了了之。

  在经过几次博弈之后,慈禧也深感黔驴技穷,玩不过曾国藩,就只能让郑敦谨维持原判,草草结案。深感耻辱的郑敦谨在返京的过程中,将曾国藩给予他的优厚工资分给随行的仆人,随后辞官不做,告老还乡。

  以曾国藩的为人,可能不会下令手下去刺杀马新贻。但是他死在朝廷准备彻查太平军财富去向的节骨眼上,这不得不让人生疑。种种迹象表明,马新贻极有可能是湘军集团其他的重要人物谋杀。至于曾国藩之后在办案过程中表现出的怠慢态度,更能说明他可能在有意无意地包庇这个人。

  据说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在攻破南京城后,率领子弟在南京城内一顿劫掠,太平军十几年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湘军子弟们有了钱财,衣锦还乡后买田买舍,搞的湘鄂一带地价飞涨。这一切的一切,慈禧和朝廷都是看在眼里的,之所以没有轻举妄动,还是忌惮曾国藩和湘军集团巨大的影响力,万一激起政变,鹿死谁手或未可知。

  马新贻就任两江总督从始至终都注定是一个悲剧。南京为湘军所攻下,在他们眼里,马新贻寸功未立,就可以接手主事,是不可接受的。

  马新贻的资历相比于湘军集团的一些将领来说,实在太浅。他没有培植出自己的势力,却一律靠严刑峻法,死于非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或许他在临死前还没有明白,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为什么要刺杀他。他始终没有明白,自己只是一颗慈禧手中与曾国藩博弈的棋子。

  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军将领给张汶祥立碑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马新贻被刺身亡,又有身后之玷,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桃色绯闻,而且又有为友复仇,义薄云天的侠义故事,迎合人们猎奇的心理,适应玩家的口味。若马新贻不死,也是百口莫辩。史家也是望而却步,因为谁也不愿意去为一个渔色负友的小人辩白,冤不冤由他去吧。妙哉!高明哉!湘军及其首脑们痛痛快快地给社会开了一个玩笑,也把历史玩于股掌之中。

  马新贻被刺的真相,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慈禧之所以要严查彻查,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打击一下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嚣张的气焰。曾国藩最终从直隶总督调任两江总督,自此在晚清,两江总督的职位从来未花落他家,一直被湘军集团牢牢控制。

  锋芒毕露的曾国荃随着湘军的裁军潮返回原籍调理,不再任军中要职。而湘军集团亦元气大伤,曾国藩再次就任两江总督以来,已经失去了和慈禧掰手腕的心气和实力。

  终于,在就任两江总督几个月后,曾国藩在午后突感手脚发麻,仆人扶进书房后,他端坐良久,溘然长逝。自此,湘军集团群龙无首,没有了与朝廷争雄的实力。

3/3页
上一页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