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生活在乡下,本来无忧无虑,不料从城里来的妯娌对她家实施了降维打击。
吴妈在年轻时候便开始守寡,她独自把儿子敬忠养大成人,还给他成了家。她丈夫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一个小名叫大牛的堂兄在城里工作。往年,大牛都是一个人回乡下祭祖,在吴妈家里吃一顿午饭,下午回城——那时公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坐车回家,单程得走半天。如今农村道路早已修好了,大牛依然保持着这一习惯。
这年暑假,大牛退了休,他破例带着老伴钱芳回家,钱芳也算是吴妈的妯娌,而且还是年轻时候来过乡下。除了老两口外,他们还带来了十来岁的孙子。大牛说是要让孙子认祖归宗,以免忘本。
这本来是好事,不想钱芳看到吴妈的两个孙儿孙女。农村孩子无法与城里相比,钱芳快人快语,言语中透露出,吴妈的孙辈只能一辈子窝在农村里,出不了头。
这话弄得两个孩子挺不高兴,赌气不肯回家吃饭。吴妈的儿媳小青也不高兴,心想你这不是喧宾夺主吗?
送走大牛三人后,小青抱怨说:“我们图个啥?大伯帮过我们吗?回来吃我们的、喝我们的,还瞧不起我们!”
客观来说,在敬忠还小的时候,大牛也曾照顾过他们家。只是敬忠长大可以挣钱后,堂伯要他自食其力,才没再帮他。敬忠便劝老婆:“大伯也没有瞧不起我们啊!”
但孩子们也都反对,还一致表示:“以后他们一家人再回来,我们就不管他们。”
可是人家今后真要回来,又只有两家人最为亲近,能不管吗?
吴妈想了想,说:“说到底还是我们穷了,我到城里打工去,等挣到有钱,不愁他们不另眼相看。”
“你去打工?”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这几年乡村振兴,可以就地就业,敬忠和小青都没再出去打工。吴妈现在年龄已经满了五十五岁——这是女同志的法定退休年龄,还能出去打工吗?
他们都劝吴妈,要她留在家里。吴妈说:“孙子在镇上读书住校,不需要我接送。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找点事做。”
敬忠心想母亲年轻的时候去过城里,父亲过世后,那时爷爷奶奶又都上了年纪,母亲才被迫回来。现在母亲想进城里看看,不如了她一个心愿。若没有找到工作,她再回来,毕竟现在招工不会招录超过退休年龄的人。
就这样,吴妈来到了城里。她虽然只是一个农村老太太,但她还是有些见识,知道只有做家政,老年人才有可能找到工作。
她来到中介所,正想咨询,这时她看到王大爷也在找中介——王大爷想找个人帮忙煮饭,时间是三个月。原来以前都是他老伴煮饭,最近他老伴摔成了骨折,医生说至少要一百天才能恢复。王大爷不会煮饭,便想临时找个人帮忙煮几个月的饭。
中介所表示帮他留意。吴妈当机立断,退了出来。她在路上截住王大爷,说:“大哥,我会煮饭。我才从农村出来,想找一份煮饭的工作。”
王大爷迟疑地盯着吴妈,他在思考着要不要答应——他怕受骗上当,毕竟通过中介要保险些。吴妈又说: “ 要不先让我试试?若不合适, 你再另外找人。”
王大爷见吴妈说话实诚,答应了。吴妈来到王大爷家里。当时王老太已经骨折了近半个月时间,他家儿女回来帮过一段时间,但人家还得回去上班。此时王大爷家里已经脏得不成样子,而且还不整洁。
吴妈到来后,立即着手整理物品。很快地,王大爷家里焕然一新。等家里稍稍变了样,吴妈说:“我先去买菜煮饭,等有空再做卫生。”
王大爷带着吴妈来到菜市场,吴妈考虑到王老太骨折了,便建议说需要买哪些菜,还说它们对康复有帮助。王大爷一一同意了。吴妈煮的那顿饭,很合王老太的胃口。王老太直夸她:“以前我儿女回来,煮的饭太难吃,还是你会煮饭。”
吴妈说:“我也上了年纪,知道老年人想吃啥。以前乡下条件差,我也尽量给公公婆婆煮好吃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也成了老年人,我更是喜欢琢磨怎样做好吃的。”
三人吃完饭,吴妈又开始打扫卫生。王老太劝她休息一会儿, 吴妈说: “我是农村出来的,闲不住。”
就这样,吴妈在王大爷家里扎了根——反正他家里有空余房间,吴妈不用到外面租房子,这样也方便夜间照顾王老太。到了月底,王大爷兑现了三千元的工资。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王老太的身体也康复了,她可以自行煮饭。此时吴妈也有些想家,便辞工回到了乡下。
吴妈见到两个孙子,各给了一千块钱。两个孙子都说奶奶有本事,上了年纪还可以打工挣钱。不过在吴妈走后,他们家里同样乱了套——两个大人得上班,两个孩子又只在周末回来,家里没人收拾卫生,乱糟糟的。敬忠劝母亲不要再去城里,就留在家里帮着收拾屋子。吴妈心想儿子儿媳打工都很辛苦,便答应了——再说当时她去城里打工,完全是赌一口气,现在她的气早消了。
这还没完,没过几天,王大爷打来电话,说是想要吴妈继续到他家里帮忙煮饭。原来王老太吃惯了吴妈煮的饭,而她自己煮饭的手艺也有些生疏了。煮出来的饭,不仅王大爷觉得难吃,便连王老太自己也吃不惯。他家里不缺钱,老两口于是商量,最后决定请吴妈长期帮忙煮饭。
吴妈有些为难——毕竟自己家里也需要人。王大爷无法做通吴妈的工作,王老太便从王大爷手里接过电话,继续做吴妈的工作。吴妈见推辞不掉,灵机一动,说:“要不你们来乡下?乡下空气新鲜,对老年人身体有好处。我可以帮你们煮饭,我家里也有多余房间,可以供你们居住。”
还别说,王大爷、王老太真的来了,就住在吴妈家里。吴妈给他们准备了一间屋子,至于花费,王大爷不好再给三千,便涨到了五千,只是王大爷不再单独给付买菜的钱。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大爷接到朋友电话,朋友想约他出去玩。王大爷便说他住在乡下,已经乐不思城。他朋友便来乡下看望他,待切身感受了一番后,王大爷的朋友就问吴妈:“我也想来你这里居住,同样给五千块钱一个月。你们愿意吗?”
吴妈年轻时就全靠自己支持家里,懂得如何挣钱。她看到了商机,表示欢迎王大爷的朋友也来居住。
有了第二家,便不愁第三家,王大爷的朋友,以及王大爷朋友的朋友,都跑来吴妈家里居住。自然地,吴妈把房间进行了重新规划,还让儿子儿媳辞了工作,他们在自己家里创业——开起了老年农家乐。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