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进入三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始的峡谷,经过几亿年的地质运动才得以形成。它是在六亿年前开始,经历2.7亿年的一场叫做“印支运动”的地壳运动形成的。在那漫漫无边的时间中,华南地区隆起成为大陆,而西南依然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海底渐渐抬起,分裂,成为无数湖泊,长江就是连接着这些湖泊的一个水系。那时候,中国大地的地势不是现在的西高东低,而是东高西低,李白嗟叹不已的“危乎高哉”是海底,而不是高山,长江是向西流到古地中海而不是滚滚东去。到了中生代末期,就是七八千万年前,一场叫做“燕山运动”的地壳运动,把古长江截为两段,一段向西流,一段向东流。进入新生代,就是四千万年前的时候,伟大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西部从海底雄伟地崛起,成为世界最高的地区,东部则一落千丈,成为平原、大海。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中,三峡地区的地壳发生无数次复杂的切割错位,鬼斧神工,崛起、垮下、上升、倒台、再崛起,终于成为一个巨大的峡谷,长江奔腾而过。就像人类的历史一样,可以把三峡视为在大地的诸侯争霸中最终胜利的地质王朝。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无公无私”,自然而然,大地不是为人类“有用”而创造的。东方思想深刻的理解自然的这种“无用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顺应这种无用性,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个可以利用开发的对象,这是中国古代自然思想与西方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三峡、长江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自然的原始状态,它与文明的关系,伟大诗人苏东坡表达得也许最为清楚,公元1082年,他与朋友夜游赤壁长江,得到天启,写出伟大的作品《前赤壁赋》。其中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为吾与子之所共适。”
没有汽车、没有桥梁、只有不伤物性的木船来往江上,只有当地居民、船夫、纤夫、英雄、土匪,以及那些虎背熊腰、可以攀岩爬壁的文人才可以在峡谷中往来。胆小的、习惯动口不动手脚的,只能等着听传奇、听故事。古代诗人中,去过三峡的都是些大诗人: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白居易……柳永、吴文英、姜白石这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人就去不到。因为在那些时代里,诗人和美国西部的牛仔或者俄罗斯的流放者一样,“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李白一首诗的标题)——都是行走在大地上的,背个行囊,裹着绑腿,身怀飞檐走壁的绝技。李白叹得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为他走过。杜甫,大家都知道“一日上树能千回”。陆游的诗说得潇洒:“细雨骑驴入剑门”,但一转过身,他可以把一头小老虎绑翻在地。苏东坡“左牵黄(黄狗)、右擒苍(苍鹰)”,去得三峡的诗人就是这个样子。在昔日,去得三峡就像今日去得西藏云南的某些地区一样,乃是人生的一种大光荣,可以混饭吃的。
从上游下来,过了西陵峡走出南津关就是三峡的结束。苏辙说“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黄州快哉亭记》)。古代文人到了这里,只要是天降大任于斯的,都会为之一震,又开一窍,李白脱口而出的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杜甫写的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下游上去,就是杜甫诗歌所说的“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蛮”。长江由开阔平坦变成狭窄高深,世界从文明繁华退回原始蛮荒。古代的长江诗歌都是向东去的,那是“逐鹿中原”、“鱼跃龙门”、“金榜题名”、“春风得意”的去处,那是古代文明的方向。我自东向西,逆流而上,是否可以回到那些诗歌的起点?回不到了。2003年1月,我逆流而行再次来到三峡,非常容易,坐在车上,根本不像杜甫那样“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身体软绵绵的,昏昏欲睡之间,已经到了。与湖北地带相比,地形倒是发生了变化,高了、窄了、弯道多起来,但身体和在江汉平原一样平稳,只是在汽车上坐多了,腰有些酸。一下车,就到了大诗人白居易来过三游洞,这洞就在西陵峡的出口上,悬崖绝壁之间,洞口正对长江,里面出水,有钟乳石。洞不远的地方是下牢溪,溪水青绿,流进长江,但宽得看起来像河一样,后来才知道,因为葛洲坝蓄水,水位升起来,小溪就成为河了,但依然保持本色,一条溪是它,一条河还是它。都是旅游区,已经完工,搞得和城里的公园一样,只是因为旁边就是大江,无论如何在小路啦、小桥啦,假山亭子什么的上面玩小聪明,都毫无感觉。汽车响、彩旗飘,缆车连接着大江,悬崖绝壁上挂着红布标语,“欢迎领导莅临”,餐厅、宾馆、卡拉OK一应俱全。大江安静,好像流得累了,正在休息着。忽然听到三声怪叫,希望那是猿鸣三声,后来看见峡谷里有绳子而不是藤条在摇晃,才知道是有人在蹦极。一处悬崖上架设了进口的蹦极设备,供人体验向死亡纵身一跃,又被拉回来的快感。峡谷响起了由高音喇叭播放的流行音乐,在沉默的大江上飘着。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