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直都想成为温暖、干净的人。或许,干净,我是做不到了,那就努力做一个温暖的人吧。”
蕴华专注地听着,如资质平庸又忘带笔记的学生,唯恐落下一个字。熠晖的声音如倾泻的斛珠,噼噼啪啪砸进她的心里。电光火石间,她想起阳光下晾晒的纯棉衣衫——温暖,干净。
她想,如果我们都能成为温暖而干净的人,以后或许有机会在一起吧。
今天天气很好,阳台上收回来的被子带着阳光晒过的温暖味道,盖在身上暖融融的。蕴华拢着被子准备睡午觉,朦胧间想起了那时熠晖的话。老实说,她不是记忆力很好的人,他们相处的大多数琐碎都已被时间磨洗殆尽。能记得的,都是她记忆中被重新描摹了无数次,早已面目全非的过往。
她打开微信,翻了翻熠晖的动态。依旧是没有动态。蕴华点开对话框,想问熠晖最近过得如何。想了想还是关了手机。不必问的,他一定会回复“就那样吧”。
如果想念,熠晖会联系我的。蕴华这样想着,披着阳光残留的温暖睡觉去了。
好想见他。
2
阳春三月,街边的红叶李如涛如瀑般渐次开放,蓄了一冬的能量,此刻倾泻而出。蕴华一路向南骑行,恍惚间想起三年前的那个春日。
中午没有睡着,索性早些起床去学校。刚到站点,正好赶上一辆公交车。蕴华坐在车窗边,枕着午后的阳光打瞌睡。车拐过几个路口,她依然困倦,到了地儿,极不情愿地从车上下来,打着哈欠走进那片花海。
阳光从枝丫的缝隙中滑落,在斑驳光影的明暗变换中,她后知后觉地发现地上散落着许多白色的花瓣,抬起头时,入目是满树盛放的花朵。她顿时睡意全无。是樱花吗?不,不是,樱花的花瓣是有缺口的,而这些花瓣更圆润,是她叫不出名字的可爱。她一路挑挑拣拣,选了两朵用纸包好,又选了几朵,小心翼翼地夹在日记本里。
教室里有几个同学还在睡觉。她轻手轻脚地带上门,把纸包里的花装进刚叠好的纸盒子,想了想又写了张纸条,一并悄悄放在靠窗的座位上。剩下的,又选了几朵,小心翼翼地夹在日记本里。
“街边的花开了,捡了两朵送给你。”
第二天,蕴华翻开自己的日记本,发现夹在里面的花已经因为失去水分,皱缩成一团。她开始后悔,后悔那天捡起那花,后悔自己亲手为熠晖奉上了凋谢。
教室门总关不严,自习课上课前,蕴华忍无可忍起来关门。刚走到过道,正巧熠晖从门口进来。熠晖关上门,经过蕴华身边时,道:“我把花夹在摘抄本里了,保管得极好。”
骗子。蕴华想。纸张会夺走花朵最后的水分,就像她看见的一样。但看见熠晖的笑容,她忽然真的有些相信了。
3
蕴华在公交车站边锁好共享单车,如多年前一样漫步在开花的三月里。
三月初,街边的红叶李会开花。与其他的树不同,它会一边开花一边长叶子。花朵呈单层,五个花瓣最为常见,盛开时气味并不好闻——没有梅花坚韧,没有樱花娇贵,没有桃花热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它也是独特的、可爱的——它在青红色的叶里张望,在阳光晴好时趴在枝头睡觉,不小心被风吹落了都不知道。
想和他一起看花。蕴华这样想着,发了条微信给熠晖:
“红叶李开了,来看花吗?”
“最近身体不好,不想动。”
“那下次再说吧。”
蕴华手指无意识地滑了一下,翻到了两人之前的聊天记录:
“明天想去公园看雪,你去吗?”
“生病的人太多,外面太不安全,忍忍吧,别去了。”
“明天有空吗?出来玩呗。”
“明天约了别人。”
“红叶李开了,来看花吗?”
……
蕴华清晰地感觉到他们就像两颗散落在尘世间的沙砾,知道彼此的存在,却无法见到彼此。
4
确实是好天,闲来无事,熠晖在家里收拾东西,收拾来收拾去找出了一堆琐碎。那时蕴华开始练字,闲来无事总是抄些诗送给他。都说字如其人,能看出她抄得很认真,认真得有些稚嫩。熠晖还发现了去年蕴华送的生日礼物——那可真是一把大扇子,正反面都抄了诗。大学时她的字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好看也更有特点了。扇子背面抄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他想见的人,大约再也见不到,想见他的蕴华,却总是出现得不凑巧。蕴华大概最怕自己忘了她吧。熠晖这样想着,拍了照片,发给了蕴华。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