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故事大全 > 情感故事 >

“车王”晏森传奇

时间:  2025-08-17   阅读:    作者:  边红璐

  1910年,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12岁的晏森承袭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克勤郡王。仅仅过了两年,1912年2月12日,清朝终结。晏森虽仍能从小朝廷中得到俸银俸米,但比以前大大打折扣,难以满足他平日奢华的生活。因此,他也与其他王府一样走上变卖祖产的落魄之路。

  铁帽子王,清朝时期一种特殊的爵位,不同于一般的王爷,铁帽子王的爵位是可以世代承袭的,而且爵位不变。

  这和古代爵位的承袭方式有关,一种是降级承袭,通俗来讲就是第一代是公爵,继承人便会成为侯爵,之后是伯爵,到最后爵位越来越低。

  另一种便是所谓的世代承袭,爵位不变,清朝的铁帽子王便是如此,子孙世代都是亲王,享受朝廷提供的优厚的待遇。

  晏森是第十七代克勤郡王,也是最后一位铁帽子王。铁帽子王,正是晏森的先祖——岳托的封号,开国之初的象征与荣耀。岳托立下赫赫战功,获得皇帝嘉奖,封为第一位铁帽子王。这一封号世代相传,代代荣耀。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而今,晏森身为传人,却也注定是最后一人,他继承的,不仅是先祖的衣钵,更是沧海桑田,兴衰无常。

  晏森生于盛世, 却迎来衰败,少时锦衣玉食,长成之后,迎接他的是清朝覆灭,王朝倾颓。然而上天待他不薄,革命之火未燎,世代积累的财富足以供他衣食无忧,生活无碍。

  但是晏森不知足,在祖宗积累的基业上寻欢作乐,沉溺奢靡。将古董珍宝置于当铺,家财散尽,又卖掉祖上宅邸,花银如流水。最后连祖坟墓地,百年古木,亦不放过,为了败家子的快活日子,背弃了祖宗,败坏了门楣。

  可最后是,挥金如土易,积累艰难。待到银钱见底,美酒佳肴尽欢,终究是天各一方。狐朋狗友见钱尽,纷纷离去,晏森这才明白,富贵乃浮云,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处在人生低谷,晏森却没有绝望,他不忍心见家人受穷,挺起胸膛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谋得一个黄包车工之职,替人拉车赚钱,他摘去宝冠华服,蓄起土气的小胡子,穿上粗布衣衫,出门拉车营生。

  勤劳的他生意不错,靠着拉车维持了家计,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虽不似从前荣华富贵,却也衣食无忧,再无挨饿受冻之虞。他乐在其中, 每日笑脸迎人,非常满足于用自己双手,诚实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

  这份踏实,这份自豪,比起继承荣华,更让他感到欣慰和充实。

  可世人不解晏森的改变,王府派人前来,道貌岸然地警告晏森不要做玷污王室尊严的事,其他爱新觉罗后人也纷纷与之断绝往来,将他视为家族耻辱。有人在报上刊登消息,说晏森已不再是铁帽子王,百姓也不敢搭他的车,生意一落千丈。

  就连最后的皇帝溥仪,也下诏令晏森去伪满洲国,重新捡起王爷身份。晏森不为所动,一一拒绝,他已看开名利,且不愿与日本人同流合污。

  溥仪无奈,只得给他一笔钱,充作生活费。晏森将银两分给家人,共庆最后的荣光,随后继续过他的小日子,不再揽客拉车。

  外国人却对晏森的故事十分感兴趣,他们纷纷上门拜访,请求乘坐他的黄包车。晏森一一接待,热情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慢慢地,他的黄包车成了北京胡同里的特色景点,外国游客必乘的特色交通工具。

  晏森的英语日渐流利,他带着外国友人游览故宫,蹩脚的英文虽生硬,却讲述着一个王朝的沧海桑田。

  后来随着没有了俸禄,他的家业也一天天的衰败了下去,为了生存下去,他开始拉起了黄包车,挣钱养家,还被大家起了一个“车王”的外号。

  晏森选择了自己的路,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救赎,当他沐浴着汗水,迎着晨曦驾着黄包车出发的时候,内心的满足和骄傲,已随时光沉淀。他不再被铁帽子王的名讳禁锢,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也终于可以安心入睡,而不被权势和名利纠缠。

  晏森的故事,承载着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皇族后人的沧桑蜕变。他选择了自己的路,去活出自己的人生。不为荣华富贵所迷惑,亦不为非议所改变,他以坚韧和勤劳之心,活出了属于自己的骄傲和尊严。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晏森后来靠拉人力车维持生计。大约是在1940年去世。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那一季的莲花开落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