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诗歌流云 > 古诗风韵 >

送陈升之序

时间:  2025-09-20   阅读:    作者:  王安石

  今世所谓良大夫者,有之矣,皆曰:是宜任大臣之事者。作而任大臣之事,则上下一失望,何哉?人之材有大小,而志有远近也。彼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则煦煦然1仁而有余于仁矣,孑孑然2义而有余于义矣。人见其仁义有余也,则曰:是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大任将有大此者。然上下之云尔,然后作而任大臣之事。作而任大臣之事,宜有大此者焉,然则煦煦然而已矣,孑孑然而已矣。故上下一失望。

  岂惟失望哉?后日诚有堪大臣之事,其名实烝烝然于上3,上必惩前日之所而逆疑焉4;暴5于下,下必惩前日之所而逆疑焉。上下交疑,诚有堪大臣之事者而莫之或任。幸欲任,则左右小人得引前日之所惩之矣。噫!圣人谓知人难,君子恶名之溢于实6为此。难则奈何?亦精之7而已矣。恶之则奈何?亦充之8而已矣。知难而不能精之,恶之而不能充之,其亦殆9哉!

  予在扬州,朝之人过焉者10,多堪大臣之事,可信而望者,陈升之而已矣。今去官于宿州,予不知复几何时乃一见之也。予知升之作而任大臣之事,固有时矣。煦煦然仁而已矣,孑孑然义而已矣,非予所以望于升之也。

  1煦煦然:和乐的样子。

  2孑孑然:谨小慎微的样子。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3其名实烝烝然于上:烝烝然,兴盛的样子。

  4上必惩前日之所而逆疑焉:惩,警戒。逆疑,预先就怀疑了。

  5暴:光显。

  6恶名之溢于实:厌恶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

  7精之:精深。

  8充之:充实。

  9殆:懈怠。

  10朝之人过焉者:朝之人,在朝任官的人。

  王安石这篇文章也是一篇送别的作品。我们知道这个陈升之,他是出生于公元一零一一年,而去世于公元一零七九年,他也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建州建阳,也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建阳市这个地方的人。他的字是叫做旸叔,最初的名字是叫做旭。他也是进士出身。后来担任过封州知州的官职,后来提升到监察御史的位置。在公元一零六五年的时候,也就是北宋英宗治平二年的时候,再次做到枢密副使的位置,到了公元一零六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北宋神宗熙宁元年的时候,提升到知枢密院的位置。到了熙宁二年的时候,再次提升到中书门下平章事和集贤殿大学士这样的高位。当时王安石实行变法,设置了三司条例司这个官职,而陈升在这个方面与王安石的意见不相同,于是就称疾不朝。而在这篇文章中,王安石首先是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抓住朝政中非常矛盾的现象,提出警心的发问:被举世交誉为“良大夫”的人,一旦“作而任大臣之事”,却因毫无实绩而令上下“失望”,原因何在呢?随即,循着读者思而未解的悬念,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中的缘由。从“任事”者自身看,任职小而责任有限,仅凭“煦煦然”、“孑孑然”,谦和拘谨,即可显露自己的“仁”、“义”而有余。果真担任了大臣的职务,却又难以胜任大臣的职责,只是谨小慎微而已,无仁义、功绩可言。从旁人看,只见有限职守中的表面现象,便“上下”趋附,做出臆新,主观地“予之大任”;其后,见其不能称职,却又不知分析内在原因,结果只能是“上下一失望”。我们发现这虽然是一篇送别的作品,但是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却描写了与送别看似无关的事情,而是大谈一些大道理,这也是一种送别写作的形式,而且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